2024-09-14
北京大学“国优计划”研究生与北京第一实验学校交流会成功举办
2024年9月6日,北京大学“国优计划”研究生与北京第一实验学校交流会在开云官方注册 - 开云(中国)205会议室成功举办。交流会邀请到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校长助理、北京大学2014届校友周瀚洋,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教育顾问、北京大学2020届校友张亚彤,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招聘专员赵奇正老师作为分享嘉宾,开云官方注册 - 开云(中国)党委副书记庄德水,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专业学位办副主任常铖,北京大学“国优计划”首届班级班主任、教育学院助理教授郑蕾及北京大学“国优计划”首届班级成员参与了此次活动。
图1会后师生合影留念
交流会开始前,北京第一实验学校的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学校六个学院设计的六种卡套,周瀚洋老师据此给大家介绍了北京第一实验学校独特的学院化设置:为增进不同年级同学的沟通交流,北京第一实验学校将六个年级的学生均匀分散在六个学院,在学生的深度参与下以“天地东南西北”为线索为学院命名,选择六个中国传统色作为学院配色,并为各个学院设计了各具特色的院徽,同时,为丰富学生的体育运动生活,学校还定期组织学院间进行橄榄球、棒垒球、篮球等各类体育比赛。
图2北京第一实验学校学院化设置
接着,周老师开始了今天交流会的正式分享,他从学校基本情况、空间设计理念、课程规划特点、办学目标追求四个方面出发,结合自己在北京第一实验学校的工作经历,对北京第一实验学校进行了十分详尽、生动的介绍。
图3周瀚洋老师系统介绍北京第一实验学校
北京第一实验学校位于北京副中心通州,承担着北京市战略布局的重要任务,在学段设置上学校采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15年一贯制,实行全纳教育、全员直升。
在前期规划阶段,北京第一实验学校的空间设计、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同频发展,为充分配合学校教育教学新模式,北京第一实验学校以“研究孩子有多少种学习方式,能满足20种以上的学习方式同时进行”的空间设计理念仔细雕琢各空间设计图。建立了由各类学习工作室,如独立学习工作室、同伴小组学习工作室、展示工作室等,及功能各异的空间,如游戏故事艺术空间、展示空间、活动空间、影音室等共同组成的学习社区,实现“各种地方以各种形式进行学习,各种场景下各种个性”的学习样态。
课程与学习方式是影响孩子成长的关键要素,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根据学生成长的规律在不同学段采用不同的课程模型。在小学阶段学校以K12学习蓝图为课程模型,采取“超学科”的方式来进行课程设置,让孩子以真实的视角认识真实的世界,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去接触各个学科的知识。在中学阶段则采取“领域学科”模型,即把相关学科整合为一个领域进行整体学习的课程学习模式。共划分了包括“语言、文学与艺术”“数学与计算科学”“道德与人文、社会”“科学、技术与工程”“体育、健康与生活技能”在内的五大领域。各学段的课程组织形式并非传统的知识教授,而是给学生布置有意思、有意义、有可能的基本任务、真实任务、真实性任务,比如让学生参与年级剩余加餐牛奶的义卖活动来解决牛奶浪费问题,让学生制作校园卡丁车、测定卡丁车各项参数并出售卡丁车,组织学生为校园植物制作身份证等,系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科素养、社会性与情感发展。除此之外,北京第一实验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还进行了“打破45分钟课堂”、制定不均匀课表,分层教学,压缩课间以拉长学生自主管理时间等各类改革尝试。
图4周瀚洋老师介绍学校的课程设置情况
北京第一实验学校以“找到孩子可以伟大的地方,帮助他们在通向伟大的道路上行走”为办学使命,致力于保护孩子的学习动力、提升孩子的思维品质,让学校里不论是否擅长学习的孩子都能在学校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周瀚洋老师介绍完学校的基本情况后,张亚彤老师通过分享他亲身指导的一个校内学生社团的故事来为大家介绍北京第一实验学校的学生在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这是一个从单纯的模型制作社团转型为商业化社团的学生社团,社团成员们在亏损2000元的情况下借助技术老师和张老师的帮助,解决了社团内部运转不规范、商业行动目标不明确等各种问题,依托北京十一学校狂欢节、交易会等大型活动成功推进无人机定制、卡丁车体验、大航海桌游卡牌售卖等项目,顺利扭亏为盈、让社团步入正轨。在这个事例中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可自主安排的时间、多样的校园场景和专业老师的陪伴指导,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商业思维和团队协作等各方面能力。
图5张亚彤老师讲述学生社团的故事
随后,赵奇正老师配合周瀚洋老师对北京第一实验学校目前的招聘情况进行了简单的说明,详细解答了同学们有关进入学校实习、就业的诸多具体问题。
图6赵奇正老师解答招聘相关问题
在交流讨论环节,“国优计划”研究生和三位老师针对分层教学是否会让孩子产生心理落差、同一空间内的分层教学如何能保证教学效率不降低、进入教师行业应该如何选择教学学段、如何和孩子尤其是低学龄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图7“国优计划”研究生与老师进行讨论
郑蕾老师结合交流讨论的内容告诉同学们:“如果只是停留在书面和理论的学习,不亲身进入到教学一线,不亲身跟每一个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接触,是不可能获得真实的对象感,不可能获得对教学对课程对学生对教育真正的理解的。所以希望大家能积极参加这样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和外界去交流去沟通,丰富自己的认识、锻炼自己的能力。”
图8郑蕾老师发言
最后,庄德水老师对北京第一实验学校老师们表示感谢,感谢他们的分享让与会师生了解了这样一个有特点的学校,为同学们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学术、就业信息,希望后续能和北京第一实验学校进行更深度的交流,组织宣讲会、学校参访、课程培训等更多样的活动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了解一实。
图9庄德水老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