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9
“回顾与展望:质性研究的新进展” 第七届“实践-反思的质性研究”学术研讨会(2019) 通 知
“回顾与展望:质性研究的新进展”
第七届“实践-反思的质性研究”学术研讨会(2019)
通 知
质性研究是国内外社会科学领域常用的实征(empirical)研究方法[1],通过研究者对社会现象的解释性理解,深化对生活世界的自识与反思。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使用这种范式从事学术研究与实践改进,社会科学研究也变得越来越具有批判反思意识,并致力于推进社会变革和现实生活改善的目标。
2013年9月至今,开云官方注册 - 开云(中国)/北京大学教育质性研究中心已连续主办六届“实践-反思的质性研究”学术研讨会,吸引了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关注和参与。近年来,参会人员的人数和所属机构逐年增加,学科领域、研究取向和写作风格也变得更加多元。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也步入了新阶段,教育及其研究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也更需要扎实的质性研究成果为教育改革献计献策。为进一步梳理质性研究的演进轨迹并展望其在新时代的未来走向,本届学术研讨会围绕“回顾与展望:质性研究的新进展”为主题,邀请国内外同行进行深度交流。
本次会议将于2019年10月18日至20日在天津召开。大会将邀请国内外社会科学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做大会发言和点评嘉宾,优秀论文作者做分论坛发言。第七届“实践-反思的质性研究”学术研讨会将致力于办成又一次思想碰撞和友谊增长的国际学术盛会。现将本次会议的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开云官方注册 - 开云(中国)、北京大学教育质性研究中心
承办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天津市高教学会
协办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天津市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天津中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二、会议主题与分论坛议题
本届研讨会主题是“回顾与展望:质性研究的新进展”,各分论坛议题如下:
分论坛一:演进及轨迹:质性研究的历史源流、发展成果及未来走向
分论坛二:分享与分析:不同研究领域、取向和方法拓展中的质性研究案例
分论坛三:经验与反思:质性研究教学体会及研究新手社会化的可能途径
分论坛四:实践与拓展:一线教师质性研究成果展示
与会者也可以不局限于分论坛暂定的主题设计,参考本通知开头部分列举的诸多对话领域展开研究,最后我们将视投稿情况调整最终分论坛的主题和安排。
三、主论坛专家介绍
1.陈向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北大教育质性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发言主题:回顾与反思----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教育质性研究的发展。
2.夏林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聘讲座教授,台湾辅仁大学心理系前主任,辅仁大学社科院前院长,台湾行动研究学会、台湾团体动力协会创会会长。发言主题:走在质性研究道路上的你----辨识差异、回看路径的实践者。
3.高丙中: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发言主题:民族志的人类学规范。
4.李秉俊:韩国釜山国立大学教授,釜山大学教育研究所所长,韩国质性研究会会长,德国勒菲尔德大学客座教授。发言主题:韩国质性研究的地形学。
5.杨宜音:中国社科院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前理事长、《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主编,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心理学研究所教授。发言主题:质性资料的主轴分析----经验分享与讨论。
6.方燕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终身制副教授、博导。发言主题:理论对话语分析的指导作用。
7.徐建平,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副教授,博导,心理测量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心理学质性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发言主题:质性与量化的相遇---研究方法的融合与混搭
8.王富伟: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北京市反思型教师质性研究室主任。发言主题:教师的双环学习----基于大兴质性研究工作坊的个案研究。
9.杨帆: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教师教育教研室主任。发言主题:教育质性研究中的理论----运用与建构。
四、会议时间与日程安排
(一)会议时间:2019年10月18--20日(周五、周六、周日)
(二)日程安排
1.报到时间:2019年10月18日14:00--22:00
2.报到地点: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留学生与教师公寓(M座)(地址: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雅深路2号)
10月18日晚上:自愿报名参与工作坊
10月19日上午:开幕式,大会主题发言
10月19日下午:分论坛,交流互动活动
10月19日晚上:自愿报名参与工作坊
10月20日上午:大会主题发言,闭幕式
10月20日下午:自愿参观考察(具体时间和方式待定)
(1)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工程实训中心
(2)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工业中心
五、工作坊安排
一、什么是“工作坊”
工作坊(workshop)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一种“做中学”的方式。有别于一对多的讲座和报告,它以参与式活动为主,从活动中带出问题,提炼观点,发现不足,由主持人深入点评和总结,与学术传统建立联系。这种方式不仅适合学习程序性知识(“如何做”),而且有利于学习者在“做中学”的过程中,深刻体悟事实性知识(“是什么”)、概念性知识(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和元反思知识(如何知道自己是如何学习的)。与传统的讲授式相比,工作坊具备以下特征。
(一)设置尽可能真实的问题情境,以暴露学习者的前理解和认知盲点;
(二)主持人对学习者的表现进行适时点评和理论提升,在原理知识和案例知识之间建立有机联系;
(三)组织形式更为活泼,灵活多样;
(四)学习者的参与面更广,参与度更深。
二、工作坊开设计划
(一)时间:10月18日、19日,晚上7:00--9:00
18日开设单号工作坊;19日开设双号工作坊
(二)地点:会议分论坛会场
(三)报名人数:每个工作坊限报15--30人
(四)工作坊主题、主持人与简介
序号 |
主题 |
主持人 |
简要内容 |
工作坊1 |
你在何处欲往何方去--探究方位处境的反映对话 |
夏林清 (台湾辅仁 大学) |
本工作坊视每位参加者为走在务实道路上的一名工作者,参与者们所共享的对质性研究的思辨与对自身志业工作路径的探究,将会是工作坊对话空间的发展功能。 |
工作坊2 |
质性研究资料分析 |
陈向明 (北京大学) |
质性研究的资料分析难度较大,需要不断进行归纳总结、概念提取和理论建构。本工作坊将带领参与者对质性研究常用的资料分析方法(归类法、情境法)进行现场练习和研讨。 |
工作坊3 |
文本、话语与社会 |
王熙 (北京师范 大学) |
本工作坊将讨论话语分析的概念及其适合的研究问题,以及如何在文本形式与意义之间建立联系。 |
工作坊4 |
质性资料收集方法的叙事性访谈 |
李秉俊 (韩国釜山 国立大学) |
访谈法是质性研究的基本方法,访谈也是一项技术,本工作坊为有兴趣了解方法学知识的参与者举办。 |
工作坊5 |
叙事促进教师成长和反思 |
方燕萍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
本工作坊将利用教师职业生涯理论、问题解决型叙事和叙事三维模型等认知工具,协助教师参与者进行现场探讨,以促进其反思和成长 |
工作坊6 |
质性研究工作者的自我研究 |
李莉春 (北京大学) |
本工作坊将探讨质性研究者如何通过自我研究,突破作者是缺席、中立、客观知识生产者的传统观念,如何识破自我的误区并呈现文本背后的“主体我 ”。 |
工作坊7
|
质性研究论文写作与发表 |
魏戈 (首都师范 大学) |
该工作坊将为你揭开质性研究论文写作的“套路”,向你展示如何将一篇屡被拒稿的文章改写成一篇达到发表水平的论文。 |
工作坊8 |
运用Nvivo学做 扎根理论 |
吴筱萌 (北京大学) |
Nvivo是当今流行的质性资料分析软件之一。本工作坊以质性研究中扎根理论的资料分析流程为据,采用演示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介绍Nvivo的相关功能以帮助研究者开展研究工作。 |
工作坊9
|
扎根理论中的编码
|
王富伟 (北京教育 科学研究院) |
质性研究的资料分析始终是一个难题,扎根理论中的编码技术是一种较为系统的探索。融合不同版本的扎根理论,本工作坊将引领学员对改造后的三级编码进行逐步操练。 |
工作坊10 |
质性研究中的选题 |
宋改敏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本工作坊将带领参与者讨论如何聚焦研究问题,确定质性研究的选题,在现象、问题和话语陈述间建立一致关联。 |
工作坊11
|
运用图像资料开展质性研究 |
陈红燕 (华东师范 大学) |
本工作坊旨在介绍如何将图像分析引入质性研究中,包括基于图像实例(特别是摄影照片)去解读图像语法的三个维度(布局,实体和表征),图片分析的两种路径(语义与图像)等。 |
六、会议回执与论文提交
通过审核的论文将编入大会论文集,优秀论文将推荐给国际知名质性研究刊物和国内期刊发表。请尽可能围绕会议议题提交论文,并说明自己论文所属分论坛的类别名称。
(一)会议回执提交
2019年8月15日前,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会议回执相关信息并提交。
|
(二)会议论文提交
1.论文摘要提交截止日期为2019年8月15日。摘要要求在300字以内,关键词为3-5个,邮件主题和word文档请命名为“姓名+分论坛类别名+文章名”,并注明“摘要”二字(具体要求见附件一)。
2.论文全文提交截止日期为2019年9月15日,邮件主题和word文档请命名为“姓名+分论坛类别名+文章名”,并注明“全文”二字(具体要求见附件一)。
3.未能在截止时间之前提交的论文,可自带50份,作为大会交流材料。
4.本次大会只接收电子稿件,所有论文请按照前文所要求主题名称和附件所要求的格式,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到会议组邮箱: 839175249@qq.com 。
(三)论文版权
大会期间发表的论文,版权归论文撰写者本人所有。会议印发论文集仅限于会议交流,不为商业目的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纸质或电子文档。作者文责自负。
七、会务费及食宿安排
(一)费用
本次会议酌情收取一定会务费。会务费主要用于会议筹备、资料及餐饮等。相关发票由承办单位协调开具。
1.参会教师收费标准:1000元/人;
2.研究生标准:500元/人。
(二)食宿
参会者交通、食宿费自理,食宿统一安排。对饮食有特殊需求者请在会议回执中相应的选项中注明。
本次会议住宿地点以收到会议回执为准。所订宾馆设有价格不同的标准双人间、单人间,请参会人员在会议回执中的勾选相应的选项。
八、交通路线
(一)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路线指引
1.可乘坐出租车至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东门,车程约40分钟。
2.可乘地铁2号线至西南角站,换乘地铁1号线至复兴门站下车,然后换乘公交车655路在终点站(海河教育园一号公交站)下车,步行10分钟即到。也可在1号线李楼站D口出站,乘坐出租车至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东门,车程约15分钟。
(二)火车站路线指引
1.天津站、天津南站、天津北站:可乘地铁3号线至营口道站,换乘地铁1号线至复兴门站下车,然后换乘公交车655路在终点站(海河教育园一号公交站)下车,步行10分钟即到。也可在1号线李楼站D口出站,乘坐出租车至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东门,车程约15分钟。
2.天津西站:可乘地铁1号线至复兴门站下车,然后换乘公交车655路在终点站(海河教育园一号公交站)下车,步行10分钟即到。也可在1号线李楼站D口出站,乘坐出租车至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东门,车程约15分钟。
地铁运营时间:6:00至22:00;655路运营时间6:30至19:00
九、联系人
如有任何疑问或特殊诉求,请联系:
黄老师:13820237209 宋老师:18722677386 张老师:13352025868
刘畅:16622970775 刘毛毛:13502165911
投稿邮箱: 839175249@qq.com。
通信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310号,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300222。
第七届“实践-反思的质性研究”学术研讨会筹备组
二〇一九年七月
附件一:投稿须知
一、投稿论文“正文”一般不多于10,000字;论及重大理论或重要学术选题,上限最多不超过25,000字。具体要求如下:
1)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
2)摘要一般在300字之内,使用五号仿宋字体。英文摘要一般不超过500个英文单词,可不与中文摘要一一对应,着重明确研究的背景、方法、过程、结论、建议等。
3)关键词一般3-5个为宜,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用五号仿宋字体。
4)正文使用5号宋体,英文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5)大标题。居中,黑体加粗,小三号;一级标题居中、四号,楷体,加序号;二级标题缩进两格,排序为(一),(二),小四号,楷体;三级标题缩进两格,阿拉伯数字加点排序,如1.,2.,3;四级标题按需可采用多种格式,如1),2),3);如行文中还需排序,可使用项目符号或①,②,③……
二、参考文献示例
1)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出版年).文献名[M].出版地:出版单位:起止页码.
示例1:黄荣怀(2003).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42-63.
示例2:Romiszowski, A. J. (1981). Designing instructional systems: decision making in course planning and curriculum design[M]. London: Kogan Page: 108.
2)译著:[序号][原著者国名]原著者(出版年).文献名[M].译者名.出版地:出版单位:起止页码.
示例3:[加]约翰•丹尼尔(2003).巨型大学与知识媒体[M].丁兴富. 上海:上海高教电子音像出版社:12-26.
3)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出版年).文献题名[J].期刊名,卷(期):起止页码.
示例4:高文(2005). 共建教师发展的开放学习环境:探索以网络为中介的研究型课程的教师教育模式[J]. 开放教育研究, 11 (6): 8-13.
示例5: Tu, C.H.,& Corry, M.(2001). A paradigm shift for online community research[J]. Distance Education, 22(2): 245-263.
4)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出版年).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示例6:周济(2007).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座谈会[N].中国教育报, 2007-06-23(1).
5)析出文章:[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出版年).析出文献题名[A].论文集主要责任者(出版年).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出版单位: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示例7:Ganesan, R., Edmonds, G. S., & Spector, J. M. (2001). The changing nature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for networked learning[A]. C. Jones & C. Steeples (2001). Networke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C]. Berlin: Springer-, Verlag: 93-109.
6)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出版年).文献题名[EB/OL(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出版地:出版者[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示例8:Thurmond, V.,& Wambach, K. (2004).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interactions in distance education[EB/OL].The OnLine Journal of Nursing Informatics, 8(2). [2007-10-14]. http://www.eaa-knowledge.com/ojni/ni/8_2/interactions.htm.
示例9:Rosen Z. (2006)Higher-ed LMS Market Penetration: Moodle vs. Blackboard+WebCT vs.Sakai[EB/OL] . Retrieved on January 25, 1996 from ttp://www.zacker.org/
higher-ed-lms-market-penetration-moodle-vs-blackboard-vs-sakai.
7) 学位论文:
示例10:王斌(1992).稀土β—二酮混配合物的光谱和晶体结构[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23.
示例11:Hungerford, N. L. (1986). Factors perceived by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ors as simulative and supportive of professional growth[D].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Stat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East Lansing, Michigan.
[1] 此处采用“实征(empirical)研究”的概念,以区别于“实证(positivist)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