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3
2024年北京大学“教育技术前沿”暑期学校成功举行
2024年北京大学“教育技术前沿”暑期学校是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之一,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开云官方注册 - 开云(中国)承办,于2024年7月8日-12日成功举行。教育学院高度重视该项工作,筹备小组成员包括教育技术系主任贾积有,系务助理孙冰玉、李萍、李江峰,学生志愿者张誉月、刘怀亚、陈昂轩等,他们精心组织,确保暑期学校顺利举行。
本次暑期学校关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教育应用,提升暑期学校水平,促进海内外师生的学术交流。限于教室容量,实际录取正式学员356人,来自182个院校和单位,其中大陆162所学校,香港和澳门6所院校,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其他国家和地区14所。入选学员覆盖了大三、大四到硕士博士等学段,还有30名来自大中小学、企业事业单位的在职人员。本期暑期学校邀请了海内外13位专家,为学员们带来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在教学管理方面,借助课程管理系统和学员自带手机、笔记本等设备进行混合式教学,通过课程考勤、课后总结、小组讨论和汇报等形式考察学员学习过程;最后291名获得了结业证书。
7月8日上午,暑期学校开班仪式上,教育学院院长阎凤桥教授介绍了北大教育学科百年历史和所取得的成就,并以热情洋溢的致辞,欢迎海内外学员。
图1开班式上教育学院院长阎凤桥教授、施枫副主任和全体学员合影
7月8日上午第一场讲座由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教馆)副主任施枫讲授,主题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她全方位介绍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背景、建设理念、建设过程和平台资源结构及应用场景;在教育数字化战略的背景下,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以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为原则,秉持智能化、国际化、集成化的理念,助力双减工作与寒暑假的教师培训,从2020年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的建成,到2022年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改版升级,再到如今PC端、资源库的建成,成为助推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和有力支撑。
图2施枫报告
7月8日上午第二场报告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铮长聘副教授主讲,题目为《深度媒介化社会中的文化与科技》。他从媒介发展历史入手,探讨当前深度媒介化社会的特征与趋势,进而分析当前文化与科技的双向互动;他强调,科技推动文化出现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文化则应为科技自立自强担起思想解放的关键作用。
图3张铮报告
7月8日,开云官方注册 - 开云(中国)教育技术系主任贾积有教授首先进行了主题为《人工智能与教育: 机遇、挑战与对策》的报告。他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最近十年取得的成就及其教育影响,表现在知识工程、数据挖掘、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机器、专家系统、自动程序设计、艺术创作等八个方面。这些方面的突破性进展为教育发展和变革提供了动力,在教育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在教、学、评、测等教育系统的各个环节,人工智能技术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教育也带来了极大挑战,主要表现在影响教育机构的毕业生市场、教学评价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上。为了应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挑战,充分利用其正面影响,他提出要调整高校专业设置、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和内容,研发和部署人工智能技术的教育应用,引导学生合理、合法使用人工智能技术。
图4贾积有报告
接着,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乔爱玲教授进行了主题为《智慧学习环境课堂教学组织策略》的报告。她解读了数字化以及数字化转型背景、智能学习环境课堂及特点、智能学习环境课堂教学组织策略以及智能学习环境课堂实施案例;数字时代对教师的数字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和引导者,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教师需要培养对数字化工具的敏感度,掌握必要的数字知识和技能,如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同时教师还需学会将数字化技术融入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此外,教师还应具备数字社会责任,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数字资源,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最后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技术,以更好地适应数字时代的需求。
图5乔爱玲报告
7月9日上午第一场报告由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西北)主任郭绍青主讲,题目为《教师主动适应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在教育数字化全面推进的过程中,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摆在了突出位置。郭教授对数字技术融入教育的功能作用进行了全面分析,包括五个方面:数字社会驱动核心素养教育、虚实融合教学空间成为教学新环境、数字技术推动多类型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数字技术赋能教学评价多元化、数字技术重构教学关系与流程;他指出教师需要在多个维度认识数字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方向,引导教师能够正确理解教育数字化,知道自身需要从理念、理论、方法等方面提升自己的数字素养,发展自己的数字化教学能力。
图6郭绍青报告
接着,香港大学教育学院终身教授和知识管理与数位学习实验室主任王敏红进行了主题为《技术如何支持学习:总结、反思与提高》的主题报告。她从四个基本角度重新思考人是如何学习的,即通过与内容(Content)的互动学习、与他人(Other people)的互动学习、与自我(Self)的互动学习,以及与任务或实践(Tasks)的互动学习,简称COST模型;围绕该框架总结技术如何支持学习,并反思学习者面临的挑战,最后阐述如何基于该模型设计有效的学习。
图7王敏红报告
7月9日下午第一场,《中国电化教育》期刊杂志社社长和主编曾祥翊研究员介绍了该刊选题标准和选稿标准,解读2024年重点选题方向;指出研究成果可以是理论类、技术类、实践类、调研类和综述类,尤其关注教育强国、科学教育和教育数字化进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当前特别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从理论难题和政策角度入手,确保选题具有必要性、创新性和实践意义。
图8曾祥翊报告
接着,《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社编辑部主任焦丽珍进行了题目为《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术论文写作:选题及案例》的主题报告。她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在学术论文写作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其强大的语言生成和数据处理能力为选题、文献综述、数据分析及写作等各环节提供了有效支持;然后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探讨GenAI如何协助学生从选题构思到最终成稿的全过程,提升写作效率和学术质量;最后分析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挑战,以期为未来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图9焦丽珍报告
7月10日上午,上海师范大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学习技术实验室主任、教育技术学科负责人董玉琦教授进行了题目为《学习技术(CTCL)研究精要》的报告。他结合团队的研究案例,如线上线下融合的个性化协作式学习、深度认知诊断和个性化作业,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概念进行深入辨析;重点阐述了学习技术(CTCL)研究的缘起、范式、内涵、理念等,并介绍了该研究领域对学生认知、情绪和思维等多个方面的影响。
图10董玉琦报告
7月10日下午第一场报告由香港大学王敏红教授主讲,题目为《ChatGPT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展望》。她对ChatGPT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阐明如何将ChatGPT有效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并阐述如何融合人类智慧和机器智能,提升学习者的深入理解与思考能力,以及教师在这方面的作用。
图11王敏红报告
接着,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教授和广州启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CEO马震远进行了题为《生成式大模型技术原理及其在考试命题中的应用》的报告。作为人工智能在教育垂直领域的一项典型应用,马震远老师详细讲述了语料库构建、模型训练、指令微调等通用技术在命题实践中需要做出哪些针对性的调整;在现阶段重要考试命题工作中,人工智能如何参与选拔性考试命题、如何参与水平性考试命题等相关问题。
图12马震远报告
7月11日上午,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国际处副处长陈真真进行了题为《数智化赋能语言教学的应用与研究》的报告。她概述了数智化语言教学的背景,分析当前数智化语言教学的研究现状,揭示其发展趋势以及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挑战;在此基础上,分享了几个数智化语言教学的应用案例,并对其应用成效进行评估。最后,对未来应用及研究提出展望。
图13陈真真报告
接着,《中国远程教育》期刊副主编郝丹进行了题目为《漫谈有趣的实证研究——兼论教育AI的学术选题》的报告。她介绍了该期刊的基本情况;从不同层面阐述实证研究文章的规范、价值与趣味,并结合实例讨论实证研究文章如何更有趣;最后,分析教育与人工智能领域学术论文的选题与写作方法。
图14郝丹老师报告
7月11日下午,30个学员小组依次由一位代表进行了结业学习汇报,内容包括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研究问题的研究计划和全体组员介绍。每个小组都作了充分准备,精彩汇报赢得了全体学员的热烈掌声。
图15学员代表小组报告
7月12日上午,本期暑期学校结业典礼举行。开云官方注册 - 开云(中国)党委书记张晓黎教授为本期暑期学校进行了全面总结,并祝贺学员们圆满完成了紧张的学习任务、满意而归。随后,张书记为学生志愿者们颁发了纪念证书,贾积有等为考核合格的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图16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晓黎总结暑期学校
图17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晓黎为学生志愿者颁发证书
图18结业式上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晓黎和全体师生合影
在教育学院领导的一贯支持、高度重视和严密组织下,教育技术前沿暑期学校已经成为海内外教育技术领域的一个品牌项目,累计培养了来自300多所海内外高校的5000多名学员,包括博士生、硕士生、优秀高校青年教师和中小学教师,曾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24年北京大学“教育技术前沿”暑期学校搭建了教育技术领域专家学者、高校青年教师与研究生之间传播前沿知识、创新学术思维碰撞的平台,开阔了学员的学术视野,增进了校际交流,进一步扩大了我校在教育技术学科的学术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