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心
开云官方注册 - 开云(中国)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管理实施细则
开云官方注册 - 开云(中国)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管理实施细则
(2017年10月)
为促进教育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研究机构在学术研究、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制定本办法。
一、机构类型
第一类是学校根据学科发展战略自主设立的研究机构,由社会科学部直接管理或委托挂靠单位进行管理(目前包括:蔡元培研究会、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第二类是挂靠单位申请、学校批准设立的研究机构。(目前包括: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研究与咨询中心
教育质性研究中心
企业与教育研究中心
数字化学习研究中心
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教育信息化国际研究中心
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
二、运行与管理
学校社会科学部为研究机构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研究机构的设立、变更、监督、终止、撤销等重大事项。研究机构日常建设和管理工作依托挂靠单位进行。研究机构负责人是机构的直接责任人,须对机构的设立、制度、人员、经费、活动等进行有效的管理。
研究机构须根据《北京大学人文社科研究机构管理办法》制定机构章程,并根据章程规范运行,开展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活动。研究机构领导班子应根据章程按期换届,换届任期以中心章程要求为准。
设立研究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启动经费(10万元),研究机构应有维持机构正常运转的经费(每年12万元)。
研究机构的人事、财务、场地、设备、协议、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工作依托教育学院管理。
研究机构聘任校外人员担任行政性工作须由教育学院审批,并在社会科学部登记备案。
研究机构不得聘请校外人员担任兼职教授、副教授。
研究机构如需聘请校外人员担任兼职研究员、副研究员,应基于研究需要,采取慎重态度。教育学院将严格把关,经学术委员会通过和党政联席会同意后,送社会科学部审查,报主管校长审批。审批通过后正式签订聘任协议,聘期不超过三年。具体聘任条件和程序参考学校相应规定。
研究机构兼职研究员、副研究员根据聘任协议开展学术研究,参加学术活动。兼职研究员、副研究员对外不得以北京大学的名义或北京大学正式人员的身份从事活动。 研究机构对兼职研究员、副研究员负有管理的责任。具体管理要求以 《北京大学人文社科研究机构管理办法》为准。
三、监督与评价
研究机构实行年检制度,教育学院将对研究机构的人员、经费、科研、是否有违规活动等情况进行常规性检查。
教育学院每一年度召开本单位机构交流汇报会,并向社会科学部提交本单位研究机构管理工作总结报告。
研究机构年度总结材料应于每一年度第一季度通过教育学院报送社会科学部。
其他有关研究机构的相关事宜均参照 《北京大学人文社科研究机构管理办法》要求实施。
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中国博士生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于年。中心的研究以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为核心,以连续性全国调查为基础,关注博士生教育的管理、政策、培养、质量保障等方面,实证及应用性研究与理论及历史研究并重。受国务院学位办、中国工程院、国家留学基金委、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的委托,中心主持或参与完成了众多大型研究课题,成员参与了《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十三五规划》等重大政府文件的起草工作。
中心以开云官方注册 - 开云(中国)为依托,吸收相关大学的研究人员。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教育政策系、德国卡塞尔大学国际高等教育中心等国外学术机构长期保持密切的学术合作,并定期举办国际研讨会。同时,与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保持着密切合作关系,参与校内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 研究生学习过程与体验
- 研究生培养的制度与政策
- 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与评估
- 研究生教育的国际比较
主要研究成果 1.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获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2. 中国博士质量分析课题组:《中国博士质量报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获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3. 陈洪捷等:《博士质量:概念、评价与趋势》,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4. 《高等学校与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的机制与模式研究报告》(2014)
5.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12、2013、2014、2015)
6.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效益分析报告》(2007-2014)
科研课题
1. 国务院学位办委托课题:《中国博士质量分析》,2010。
2.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知识转型下的博士生培养:类型、过程与评价》2010-2013
3.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课题:《研究生教育评估体系的规划与设计》,2013-2015
4. 中国学位研究生教育学会课题:《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改进研究》2014
5. 国家留学基金委委托课题: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效益评估.2014-2015
6. 国务院督导办委托课题:硕士论文抽查报告.2015-2016
7. 国务院学位办委托课题:全国研究生培养质量反馈与跟踪调查.2015-2016
中心成员
主任:陈洪捷教授(开云官方注册 - 开云(中国))
成员:沈文钦副教授(开云官方注册 - 开云(中国))
蔡磊砢副研究员(开云官方注册 - 开云(中国))
高耀博士后(开云官方注册 - 开云(中国))
李敏博士后(开云官方注册 - 开云(中国))
马莉萍副教授(开云官方注册 - 开云(中国))
范皑皑副编审(开云官方注册 - 开云(中国))
赵世奎教授(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王东芳副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刘子瑜博士(中国农业大学)
秦琳博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联系人:沈文钦 Contact: Shen, Wenqin Mobile: 13810627617 / Email:shenwenqin@pku.edu.cn
教育质性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教育质性研究中心在对教育领域重要问题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践-反思的教育质性研究”范式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做法。中心每年召开一次跨学科质性研究方法年会,出版《质性研究:反思与评论》、《质性研究博士论丛》、《质性研究译丛》,发表相关学术论文。现开设质性研究方法系列课程共4门,举办“质性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暑期学校,并为国内外数十所机构提供培训。中心主任陈向明教授系国内质性研究方法方面的专家,其专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已经成为各大学相关课程的指定教材。中心的目标是逐步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教育研究基地;根基于中国社会文化传统,与国外相关理论对话,引领我国社会科学质性研究的前沿。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
数字化学习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数字化学习研究中心(原名开云官方注册 - 开云(中国)数字化学习实验室)是一个跨学科合作的研究中心。我们的核心理念是“开展中国教育技术前沿性研究,引领发展潮流”和“加强国际国内合作,共建学习型组织”。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我们充分利用北京大学在教育科学、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开展数字化学习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近几年来,我们承担了国家、教育部、北京市和学校的科研课题十余项,内容包括:新型网络教育平台研究、教育资源建设研究、网上教学成功因素研究、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发展研究,为教育部有关司局提供了多份研究报告,对国家的相关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作用。多位教师作为国家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成员,承担了五项国家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的研究制订工作,包括学习管理系统互操作标准、协作学习系统互操作标准、自适应学习系统互操作标准、学校管理系统互操作标准和数字权限定义语言标准
2003年,汪琼在教学研究的基础上,酝酿建立一个数字化学习方面的研究组织。
2003年~2005年,汪琼承担了国家、教育部、北京市和学校的科研课题十余项,积累了丰富的数字化学习科研和项目的相关经验。
2005年7月1日,成立开云官方注册 - 开云(中国)数字化学习实验室,汪琼任实验室主任。
2006年,实验室承接并完成了十个横向课题,包括:英特尔®基础课程项目、GlobalEnglish网络学习倾向性与效果研究、北京远郊青少年科普现状调查等。
2007年1月3日,实验室被批准正式成为北京大学文科虚体研究中心,更名为北京大学数字化学习研究中心。
中心网址: http://aied.pku.edu.cn
负责人:汪琼
联系人:李雪言
中心成果
企业与教育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企业与教育研究中心于2007年由北京大学批准设立,是一个虚体研究机构,中心挂靠在教育学院。中心的使命是“基于学习科学与技术的视角研究国家与组织的人力资源发展问题”。中心主要研究方向是数字化学习、人力资源开发、终身教育。目前中心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际自然基金课题四项,省部级课题及其它课题近百项。出版中英文专著及编著十几本。近五年来发表学术期刊文章一百多篇,并且其中二十多篇被人大复印、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社会科学网转载。中心在学术领域及行业领域有专业的影响力,与美国、韩国、香港等一些大学机构、协会组织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目前中心是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人力资源教育专委会理事长单位、中国教育战略学会终身学习专委会副理事长单位。
中心负责人:吴峰教授
联系电子邮件:wufeng@pku.edu.cn
教育信息化国际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教育信息化国际研究中心成立于2009年底,以研究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己任,以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跨学科研究机构为目标。学科发展方向主要为,但是不局限于:智能教学系统(ITS),信息技术支持的语言学习(CALL),.语言文化教育与信息技术关系(LCEIT),教育管理与决策信息化(EMDMIS),和.其他教育信息化问题。研究人员来自北大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等多个院系。
中心负责人:贾积有
中心网址:http://ei.pku.edu.cn
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
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于2013年5月21日经北京大学第820次校长办公会批准成立,2013年6月7日举行成立仪式。英文名称为Institute of Examinations, Peking University,缩写为PKUIE。
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是中国高校首家成立的从事大学招生考试研究工作的专业化机构,是北京大学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步伐,积极探索优秀人才选拔和培养之标准与路径而成立的战略性研究机构,积极致力于研究制定北大人才选拔标准与路径,推动全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提高考试评价服务的质量与水平,为国家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提供咨询建议。
考试研究院的使命是:研究真实的教育。
自成立以来,考试研究院与国内外顶尖机构合作,先后组织了“中国大学先修课程与综合素质评价:美国经验与中国道路”国际研讨会、“中美顶尖大学人才选拔体系研讨会”、“大学本科招生综合评价系统开发建设研讨会”、“BLOSSOMS与中国教学改革研讨会”等一系列学术研讨会,研制开发了“北京大学本科招生综合评价系统”、“中国大学先修课程(AC)”等项目,推动了中国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考试研究院与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ACT等国际顶尖教育考试机构以及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建立了紧密的合作交流关系,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开展合作研究等多种方式,进一步丰富了中美教育文化交流的新领域。
考试研究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成员单位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顶尖大学的招生办公室和部分重点中学。现任理事长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高松院士。
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北京大学招生考试研究基金”,支持考试研究院运行及各项工作之开展。
网址:http://www.ioe.pku.edu.cn/
蔡元培研究会
蔡元培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20世纪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提倡科学与民主,主张思想自由,注重美育。历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及中央研究院首任院长,为中国近代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毛泽东称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蔡元培先生对中国现代教育和学术的发展影响深远。他在北京大学主持的改革及其倡导的“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理念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也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他学贯中西,在教育、美育、哲学、民族学等领域的研究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他唯才是举、不拘一格,在知识界选任、举荐和培养了一批思想先进、才华出众的学者,影响了一大批进步青年学生,他们在中国现代知识体系建立和社会民主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蔡元培先生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北京大学的历史发展,是北大精神的重要内核,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对当代中国的教育和学术发展有重要的意义;而他一生的作为、思想和学术也尚有很多值得整理、研究和发掘的内容。弘扬蔡元培先生的思想,对我国当代思想文化建设、增强我国的软实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更将有着直接的贡献。
直至今日,蔡元培先生依然深受国人尤其是知识界、教育界的爱戴。北大人更是常怀对先生的景仰与缅怀之情,蔡先生被尊为北大“永远的校长”。北大一直以来有着开展蔡元培研究和宣传的传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社会影响很大,如在1995和1998年分别在台湾和大陆组织出版了《蔡元培文集》(14卷)、《蔡元培全集》(18卷)、《蔡元培年谱长编》(4卷),曾组织了三次大型的国际学术研讨,相关学术成果集结于《论蔡元培》(1989)、《蔡元培研究集》(1999)和《蔡元培与现代中国》(2009)三本论文集中。在1988年、1998年和2008年分别组织、举办了纪念蔡元培先生120、130和140周年的诞辰纪念活动。2009年和2010年,在德国柏林、汉堡、汉诺威和杜塞尔多夫及中国北京、上海、绍兴等地举办了蔡元培先生的图片展,得到了中德各界人士的积极评价。2013年5月,为纪念蔡元培先生诞辰145周年,北大举办了“字里行间的北大往事——蔡元培与友人往来书信手迹展”,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全面展示了蔡校长在北大的改革理念。这些活动都是以北京大学为中心开展的,在北大各级领导关怀下,在北大人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
未来无论是开展对蔡先生思想的学术研究并提升研究的水平、质量和影响力,还是宣传蔡先生的精神,都需要一个全国性的、高层次的组织平台。作为北大人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研究蔡元培思想的责任。蔡先生思想涉及教育、历史、中文、哲学、美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北大在国内这些研究领域均拥有显著的优势,因此,北大有必要尽快成立一个研究机构,联合相关学科领域的学者开展跨学科的研究,深入挖掘蔡元培先生思想,从而更好地弘扬蔡先生的思想。
研究会成立后将致力于:(一) 开展关于蔡元培及其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二) 组织、挖掘并整理与蔡元培相关史料与文献;(三)通过报告会、展览、纪念会等方式宣传蔡元培的思想;(四)策划和编辑出版有关蔡元培的著作以及相关的研究文献;(五)组织并奖励以蔡元培为主题的学术研究;(六)与海内外相关组织机构建立联系,促进蔡元培研究的学术交流;(七)支持有关弘扬和践行蔡元培思想的文化教育活动。
2018年即将迎来蔡元培先生诞辰150周年,北京大学120周年的华诞。研究会近期的目标希望积极展开策划与组织一系列庆典活动。同时,在全面挖掘和整理蔡元培先生的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出版一套新的《蔡元培全集》。
北京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将立足于中国基础教育实践,以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技术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新知识为指导,就我国基础教育中的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与教学、教育管理、教育政策、教育评价与测量等问题,以及国际教育、民办教育等领域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北京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依托教育经济学、教育财政学、国际教育的已有数据库和研究基础,拓展民办教育、国际学校等专门领域的数据和调查平台,为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相关政策制定、各级各类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社会各界教育投资选择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和研究参考,也借此推进北京大学教育学原理、教育经济学、教育技术学、比较教育学等学科的建设发展。
北京大学教育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教育研究中心”(PKU Center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成立于2010年,是以北京大学的改革和发展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机构。2015年,中心进行机构调整,现隶属于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挂靠在开云官方注册 - 开云(中国)。中心现任主任由教育学院院长阎凤桥担任,另有7位专职人员。
中心的主要职责是以“北京大学的教育、科研发展”为核心目标,收集、整合、分析相关数据;设立研究课题,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和学术指导;整理、编辑、发布相关研究成果等,为学校的战略发展规划提供服务支持。
2012年中心设立了“北大研究”,旨在通过课题立项的方式鼓励全校师生开展与北大改革与发展相关的学术研究,为北大管理决策提供丰富、科学、扎实的学术支持,加快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截止到2017年年底,“北大研究”共设立课题146项,研究主题涉及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科研创新、校园信息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十个方面。课题负责人分布于学校的56个院系和行政管理部门,聘请了来自16个行政管理部门和院系的专家共900余人次参与课题评审。
除了资助校内教职工和学生的课题研究,中心还积极与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教务长办、学工办、招生办、图书馆、计算中心等)合作,共同开展课题研究三十余项。中心目前正在做的研究包括北京大学新生基线调查、北京大学本科生转专业调查、北京大学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调查、大数据背景下北京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智能体系建构研究、北京大学人才培养改革效果评估、北京大学学生学习成果研究。
此外,中心还非常重视研究成果的传播。2010年-2017年,中心整理汇编简报共132期,简报的内容涉及人才培养、北大发展战略、师资建设、科研创新、教学模式、信息化、国际经验等10个方面,其中人才培养比例最高,占37%。简报发放对象包括学校领导——校长、副校长、党委书记和副书记、纪委书记、党委常委以及教务部负责人和各院系负责人。